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

冬令進補知多少?—正確的藥膳食補法

養生藥膳
冬令進補知多少?—正確的藥膳食補法

冬令進補的由來

12月22日是冬至,相信很多人在這一天都不會免俗地吃上一碗湯圓,喝些食補藥膳。事實上,深植於國人觀念的「冬令進補」,是傳承自過去的農業社會,在冬季農忙完之後,才能在此時有停歇休養的機會,順便進補調理身體,為入冬的嚴寒做好健康準備。



關於進補須知……

正確的進補觀念

所謂「進補」,就是運用一些有補氣、補身功效的中草藥,加上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來燉煮,食用之後可調理人體的虛弱體質,增加抵禦疾病的能力,這就是進補的定義。

因此,進補並不限制只在冬天才可以,只要配合時令,選擇合宜體質的藥材與食材,能使人體的正氣充足、血液暢通,任何季節都可進補。

進補因人、因病而異

通常需要進補調理的對象,大多是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復期之病人。在西醫檢查治療,並結束療程之後,疾病得到痊癒或控制,此時身體仍是相當虛弱的,就需要以進補來調理。而進補的藥材及食材,就要依照該病人的體質來選了。

很多小孩因抵抗力差,很容易感冒、胃口不好,就要選擇能調理腸胃跟免疫系統的進補藥膳;若是易手腳冰冷、月經不規則的婦女,就要選擇能調理婦科功能的藥膳;至於年紀大的老人,因為身體器官較衰弱,則要選擇溫和補元氣的進補藥膳。

進補的禁忌

雖 然藥膳食補屬於溫和的進補方式,然而,並非所有人在任何時間都適合進補喔!像正在感冒、發燒、嚴重咳嗽的人,如果進補會使病情更嚴重;另外,若是腸胃消化 不良、胃脹氣、腸胃發炎的人,必須先將腸胃疾病治療好,才能進補;最後,有些特別容易火氣大、口乾舌燥的人,也不適宜進補。



享受藥膳食補時……

現在坊間最大眾化的進補食品,包括薑母鴨、燒酒雞、羊肉爐;而家庭最常燉煮的,就是四物湯與十全大補湯。不過,這些藥膳如果吃太多,有可能會攝取過多的肉類、油脂,而且缺乏纖維質。營養師建議,在吃這些藥膳食補時,須注意下列幾個重點。

1.搭配或加入青菜

為了避免吃進過量肉類,可以在這些食補的湯中加入青菜,例如高麗菜、茼蒿、菠菜等,都是很好的選擇。如果不適合在湯中加入青菜,也可另外川燙搭配食用。青菜可補充纖維質及維生素,也會有飽足感,避免吃入過量的肉類。

2.湯汁先去油再喝

藥膳湯汁由於加入大量的雞肉或排骨燉煮,因此油脂含量很高,吃的時候可將上層油脂撇清再喝,或是煮好後將湯盛起冷藏,去油加熱後再喝。如此既可吃到補藥,又可避免吃進過多油質。

3.須限制吃藥膳者

像尿酸、血脂肪、血糖有異常的人,在吃進補食品時更要注意,一般肉湯中含普林量高,不適宜尿酸高者食用,而血脂肪、血糖過高者,更不宜食用此種高油食品。如果嘴饞想喝補湯,建議最好先徹底去油,然後加一些熱開水沖淡濃度再喝,並以一碗為限。



吃補的注意事項……

1. 進補應當適時適所,不能因為對身體有幫助,就無限制地吃。

2. 利用中藥藥膳來進補,最好能經中醫師的診斷,使用適合自己體質的藥材。

3. 吃補時應搭配其他主食與青菜,不能只以藥膳當成一餐正餐。

4. 在進補時,應避免吃生冷食物,以及茶、咖啡、酒等刺激食品;若想食用應和進補時間間隔2小時為宜。

5. 睡前吃東西不但有礙消化,更容易發胖,因此就算吃補,也要在睡前三小時為佳。



「三管齊下」—藥補、食補、運動補

除了根據體質來食用藥膳以外,養成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,也是增強體力、預防疾病的重要原則。平時不偏食,避免寒涼、油膩燥熱及辛辣的刺激食物,並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,維持充足的睡眠,才能讓身體真正健康起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